浅塘在线--儿时的记忆,老家村门口一口浅塘,是儿童时光差不多全部美好时光的记忆,游泳嬉水、抓鱼钓鱼、捞螺丝、漂石仗、淘硬币、以及生活中各种洗洗涮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08|回复: 0

六道仙尊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4973
发表于 2019-4-10 15: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都是远离喧嚣的城市,隐藏在名山幽谷之中,自然生态清雅,充满灵性与活力之所。许多著名的道观寺庵,都选择了这样的地方,设坛建庵,营造自己的洞天福地,史籍上记载的十大洞天有:王屋山、委羽山、西城山、
中国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都是远离喧嚣的城市,隐藏在名山幽谷之中,自然生态清雅,充满灵性与活力之所。许多著名的道观寺庵,都选择了这样的地方,设坛建庵,营造自己的洞天福地,史籍上记载的十大洞天有:王屋山、委羽山、西城山、西玄山(即西岳华山)、青城山、赤城山、罗浮山、句曲山(即句容茅山)、林屋山、括苍山。这十大洞天均为仙人居处。另外还有36小洞天,依次为:霍桐山洞、蓬玄洞天、朱陵洞天、总仙洞天、总玄洞天、司马洞天 凡36处。其实古代并无严格评选机制,西北一带以平凉崆峒山为 第一洞天 ,谓黄帝曾在此问道于广成子,山下问道宫已劈为道场,山上道院兴盛,司马迁亦西游至此;又以中岳嵩山洞为 第六洞天 ,实际上是小洞天,广东南海西樵山白云洞亦自诩为 第一洞天 ,至今牌坊尚在。这些大小洞天,均由仙人所管辖:王屋山属西城王君治之,委羽山为青童君治之,西城山属上宰王君治之,赤城山属玄洲仙伯治之,罗浮山属青精先生治之 七十二福地史籍记载的有:地肺山、盖竹山、仙磕山、东仙源、西仙源等。其中广东有三处,即第19清远山,第34泉源福地在罗浮山、第49抱福山福地在连州,这些是次于洞天一级的地仙的住所,多为真人所管辖;地肺山由谢允真人管治,盖竹山由施存真人管治,仙盖山由张重华真人管治,清远山由阴真人管治,泉源福地由地仙华子期治理 另民间自命的 莲花福地 为澳门,今澳门区旗亦为莲花,可见官方认同。
一、神仙信仰与 洞天福地
道家关于 洞天福地 的学说,源于他们的神仙信仰和无已修为的人本精神。他们认为,在洞天福地里修炼可以长生不老,羽化升仙。人生在世,生命苦短,佛家希望通过修行,功德圆满,升仙成佛,再创来生;道家不讲生死轮回,以养生修炼来延长肉体的生命,实实际际的在人世间幸福延年,当然他们也讲 天人感应 ,但与佛家的 因果报应 不同,它是通过自身的心灵修炼(炼气、炼功、炼丹)来实现的。而修心炼气,最讲究环境的萦绕,名山大川灵气的哺育,那就是他们所钟爱的气场。考十大洞天的榜首,不论是典籍记载的王屋山还是坊间流传的崆峒山,都是充满了灵气,气象万千的神圣山川,有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为依托。
第一洞天王屋山,在河南济源县西北45公里处,山有三重,丘陵环抱,谷深洞幽,其状若王者之屋,故名。山势巍峨,山径险峻,主峰天坛山,耸立于万山丛中,为太行之脊,相传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曾于此设坛祭天祈雨,天坛东有日精峰,西 有月华峰,西崖 下有太乙池,潜流地下,至龙潭复出,为济水西 源,景色宜人,故道观宫宇星罗棋布, 愚公移山 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现山南尚有愚公村等胜迹,那是道家的 第一洞天 。
坊间排行第一的崆峒山亦见于史籍,谓 黄帝涉经水,登笄头,以望崆峒 。山上原有古建筑八台、九宫、十八院,寺观42处。峰峦秀丽,遥插苍穹,翡翠开堑,丹霞辉涧,林木葱茏,古柏峥嵘。山间有80余米长,370余级的天梯古道,留有莲花台、归云洞、黄龙泉等胜迹。确是一方人间仙境,轩辕黄帝在此问道于广成子,故令秦皇移玉辇,汉武苦盘桓,胡耀邦同志亦曾到此一游。
如今旅游畅旺的青城山,乃 天下第五名山 ,道家称之为 第五洞天 。那里林木苍翠,宁静清幽,素有 青城天下幽 之美誉,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张天师)在此设坛布道,引发道观一百多座,著名的有上清宫、丈人观、天师洞等,分别留有麻姑溶丹处、张献忠旗杆石 、庆符王妃梳妆台,唐玄宗诏书碑及张天师 降魔 石刻等胜迹。
与 青城天下幽 齐名的 峨眉天下秀 如今已是佛事鼎盛的闹场,特别是那金鼎的佛光,每天招引了成千上万的信众去朝圣,期盼佛祖灵光的接引,不惜献出了生命,须知它最初流行的也是道教,唐宋以后才逐渐皈依佛门的,它的环境也是依道家洞天福地的观点加以选择的,它因山势逶迤, 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 ,因而得名,其雄秀幽奇的气势,正是道家 无视无听,必静必清 (广成子语),吸取外气, 抱元守一 的理想道场,现佛家也在此地建了普贤道场,可见佛教在中国世俗化后,佛道观念都有许多相通之处。
二、顺应天道与神仙信仰
中国古人向以天道、地舆、人文为宇宙的统一体,所谓 人与天地相参与,与日月相应也 (《黄帝内经 灵枢》)、《道德经》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也就是说,人要以地为法度,地以天为法度,天以道为法度,道以自身为法度, 天人相类 、 万物归一 。这一民俗理念的积淀,便是人们对 洞天福地 的向往。为什么许多地方都自诩为洞天福地呢?就是这一理念的驱动。第一洞天除了王屋山、崆峒之外,我省还有西樵山白云洞,以及外省的许多名胜,都自冠 洞天 之名。第六洞天正版为天台山,山寨版有中岳嵩山,处于天地之中的登封县,绵延60余公里,大小72峰, 嵩高峻极 、 峻极于天 ,山中名人胜迹遍布,大禹治水于此,启生于此,太室、少室(禹之后妃)于此,周公在此观日测影,鲍靓在此修道,武则天在此封禅,少林寺在此扬威,还有禅宗初祖达摩的庵堂,六祖慧能手植的古柏也都在此,真不愧为一代洞天。
神仙信仰是人们崇尚自然,顺应天道的心意现象,是一种民俗心理的积淀,是社会发展的心意链。自然界的发展讲究生物链,生物链断了生态就要失衡,人类就要受到惩罚。当前抓环保,保护自然生态,正是为了避免这些祸端,但这只是物质世界的层面,精神世界的心意链如何承接呢?从原始信仰到原始宗教,发展到五大宗教,他们的信仰,应该说已摈弃了许多蒙昧的东西,流存至今的大多是经过历代生活陶冶积淀下来的经验,年深月久转化为习俗或形成一种信仰,共同信仰就是社会的一条心意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 文革 期间,我们许多群众的信仰都被斥之为 封建迷信 ,加以禁止、封杀,群众心理受到压抑,社会就不和谐,就动乱,当然那时还有四人帮的倒行逆施等原因,但群众心里不顺是重要的一条。许多传统的风俗被取缔了,什么生菜会、龙母诞、波罗诞、年晚花街、三月三歌圩,都没有了。莲花山歌会也被禁止,民兵拿着枪去把守,依然有30多万群众去赴会。不让拜神,不让烧香,连拜祭祖宗,礼敬先贤都不可以。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强令把西樵山观音像前的香炉搬开,后来群众又把它搬回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