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塘在线--儿时的记忆,老家村门口一口浅塘,是儿童时光差不多全部美好时光的记忆,游泳嬉水、抓鱼钓鱼、捞螺丝、漂石仗、淘硬币、以及生活中各种洗洗涮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53|回复: 0

一号冰川登山活动医疗保障总结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4973
发表于 2019-4-13 21: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9月30---10月2曰在探险协会的组织下,在各方面的大力
支持和协助下,进行与攀山一号冰川主峰的大型群众性登山活动。我做为
一名随队医护工作人员第一次参加了有关工作,主要承担了治疗抢救和护理病
人登山保障任务,在大家的协助下,本人顺利的完成了预定的工作和任务,为
成功的登上主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通过多次登山活动,增长了知识,煅练了
意志,同时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有关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下按四个方面做总结:
1、准备工作:
在登山活动前,本人参考和阅读了大量有关医学书籍和资料,对登山活动中可
能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相应的预防治疗方法做了认真记录和思考,对一些常见
的症状和治疗做到了心中有数,对一些治疗操作过程进行了反复练习,对所需
药品和器材也都尽量努力进行了筹备、共备,各类药品及急救药品20余种,一
次性注射器及输液器50多付,消毒纱布200余块,氧气瓶一个,以及一些常用药
品如感冒通、先锋霉素、胃舒平、庆大霉素等十余种。实践证明,许多药品都
发挥了应有作用,基本上满足治疗需要,没有出现当急用药品时无药的情况。
这些都为这次登山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的保障运动员的生命安全起到了
很好的作用,因此,准备工作必须细致、周到也是非常重要的。
2、预防:
因这次活动人员多平分相差大,大部份人员都是第一次从平原到达海拔3750米
以上的。年龄最小的是13岁最大的是50岁,最早出现反应的是在3750米高
度上。在此高度时间的增加高山反应的人员也在增加,在登主峰前每个运动员
都均服用了80毫克的已酰唑胺,主要是利用其缓和利尿和轻度酸中毒作用,减
轻脑血流量对抗呼吸性硷中毒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登山返回到4千1百米左右
时,个别运动员出现较严重的高山反应,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面部发紫、
咳嗽、全身无力等,部份人员反应较轻,很快适应高山低氧环境,出现高山反
应的人员约占参加人数的5%。
3、对危重病员的抢救及治疗护理工作:
这次严重的高山反应却出现在一些老队员当中其中主要原因是:他们过度疲劳,
寒冷加上前一夜没有得到充份的休息,使机体对高山的适应能力减弱,身体抵
抗力下降,以致出现了严重的高山反应,对于严重的高山反应给予高流量6-8L/分
的抢救,采取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每6小时一次,口服先锋霉素015 4/10,甘草
皮0。9MG3/内,保暖给予加善棉被加热水瓶等,利尿、吸氧、给予40MG速尿静推、
抗炎、镇咳、保暖,补充体内能量卧床休息等治疗,补充体内能量给予5%GS60MG
静推,主要是利尿和补充体内能量等作用,卧床减轻机体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
使身体保持充分的休息和恢复,病人的病情得到了缓解和控制使病人转危为安,
从治疗较果来看是成功的。
4、不是之处:
〈1〉对冻疮的预防及治疗措施缺乏相应的准备,当时,主要认为海拔高度不太
高,天气也不太冷,可能不会发生冻伤。虽然这次登山中也的确没有发生冻伤,
但是从登山活动医疗保障的本身来看,这显然是一个重大的不应该的失误,也
是今后各位吸取的教训之一。
〈2〉没有设计登山运动员的有氧方案,在什么高度时吸氧、吸氧多少等心中无
数,这主要是首次参加登山活动,缺少登山知识和实际经验,不熟悉运动员的身
体情况所造成的,而制定详细的用氧方案,对于科学合理的准备氧气、使用氧气,
锻练运动员的体质都是劣不可少的。
总之通过这次登山活动,学到了不少知识锻练了自已的适应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增进了和运动员之间的相互了解收获很大。
1997、10、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