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塘在线--儿时的记忆,老家村门口一口浅塘,是儿童时光差不多全部美好时光的记忆,游泳嬉水、抓鱼钓鱼、捞螺丝、漂石仗、淘硬币、以及生活中各种洗洗涮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84|回复: 0

觉统合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4973
发表于 2019-4-13 21: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节录自:技术报告书/第四章 第一节/李玉麟/1998)
前言
本章节针对幼儿、运动爱好者学习攀岩时可能发生的生理、心里状况、以及竞技选手比赛时遭遇之窘境与因应之道,以及对装备、技巧的生物力学原理、分析做一探讨,希望读完此章节后,能更进一步体会攀岩之乐趣。
第一节 心理学之运用
「攀岩」与其它运动最大的不同处是,别的运动往往是一个团体、或是一对一的比赛,要对抗的是对方;而攀岩始终要面对的是自我,还有大自然。在攀登的过程中,除了要拥有健壮的体力、胆识、智能及专门的技术训练外,还得克服自己的恐惧,「要不就跨过去、攀爬过去,或是选择停留在原地。」似乎和我们生活中的诸多情境是雷同的。目前攀岩渐渐风行,学校与私人人工岩场的兴建、媒体的大量报导,更会促使攀岩人口的增加;可是,攀岩在人们刻板印象中被定位于高危险运动,因为它的活动不是水平区域,而是垂直区域,要往上攀爬,人一离开地面后,就暴露在危险之中,是以接触此项运动时,除了需要衡量自身体能的与技术外,心理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有没有惧高症?绳索能负荷我的坠落冲击吗?我能攻顶吗?……等等一些有关心里的因素,将会影响对攀岩运动的观念与成绩;攀岩运动慢慢走向竞技运动,曾经在1992年巴塞隆纳冬季奥运列入表演项目,况且每年各地区都有运动攀登赛事,渐渐蔚为风尚。各国选手的攀登级数越来越高,相对于竞技运动中,求胜的心里定会出现,比赛时所产生的压力是在所难免的,如何适时减低压力所带来的紧张呢?幼儿的从小感觉统合的培养,对以后的学习发展与处事有着微妙的关连?将会在此节中叙述。
一、 感觉统合
「我的孩子这么好动怎么办?」
「我的孩子遇事会退缩,怎么办?」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嗅觉及味觉,但事实上,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感觉却是触觉、前庭平衡觉及运动觉。所谓「触觉」,是指人利用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来接收外界的温度、湿度、压力、痛痒及物体质感等刺激;「前庭平衡觉」是利用内耳的三个半规管与耳石来侦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位,以抗御地心引力及保持身体平衡;「运动觉」则是透过骨胳与骨胳相接处关节面周围的神经接受器,使个体在骨胳肌收缩或伸张、关节弯曲或伸直、关节面拉大或压缩时,能了解肢体的位置与动态。
那什么是感觉统合?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是指,个体将自己身体和与周遭环境接触的讯息,透过感觉系统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前庭平衡觉、本体感受觉等,送达脑部作统合、分析,进而有所领悟、学习、或在命令运动系统做出反应,并感到满足。感觉(Sensation)是刺激带给个体的客观印象,当感觉透过神经系统传到脑部时,脑以过去的经验辨别,使客观的感觉附上主观的色彩,成为知觉(Perception)。例如:剥橘子时,视觉使我们知道它是黄色的、圆形的;触觉使我们知道它有粗糙的外皮和多汁的果肉;嗅觉告诉我们它有芬芳的气味;味觉让我们知道它是酸酸甜甜的;当我们以手掂它的重量时,运动觉告诉我们它重重的。综合这些客观的感觉,才能形成对橘子整体的主观知觉。透过这样的认知,孩子知道橘子可以当球玩,因为它是圆的;可用来扔人,但因为它重重的,会使人感到疼痛;可以解渴,因为它是多汁可口的。因此,孩子以后看到电视或图画书上的橘子,也许会垂涎三尺,要求妈妈买给他,但是,当他们看见同样是圆形、黄色的球时,却不会有同样的反应,这就是感觉统合之功。
提出感觉统合学说的艾尔丝(A. Jean Ayres)博士认为:七岁之前,人脑像一部感觉处理机,对外界事物的感受,主要是来自感觉印象。孩子在这段期间内,经常动个不停,忙于寻找感觉刺激,很少用大脑去思考问题,所以这段期间是他们的感觉运动发展期。孩子在此期间内,如能透过适当的活动获得感觉运动的经验,对日后读书、写字等认知学习、保持情绪稳定以及适应社会所需具备的感觉统合能力,将有极大的帮助。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