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塘在线--儿时的记忆,老家村门口一口浅塘,是儿童时光差不多全部美好时光的记忆,游泳嬉水、抓鱼钓鱼、捞螺丝、漂石仗、淘硬币、以及生活中各种洗洗涮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31|回复: 0

[1-3岁] 【小儿推拿有几种手法】小儿推拿四大手法图片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027
发表于 2019-4-26 13: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推法
                                                                                
        推法在小儿推拿临床应用相当广泛。有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和旋推法四种。
        1、直推法:
        医生用拇指桡侧缘,或用食、中两指指面附着于治疗部,做单方向的直线推动,动作要轻快连续,一拂而过,如帚佛尘状,以推后皮肤不红为佳。手法频率每分钟约250~300次。推动时必须行直线,不可歪斜,以恐动别经而招患。常用于推拿特定穴中的“线状穴位”和“五经”穴等。
        功效:清热解表,止泻通便,除烦安神。
        主治:外感发热、腹泻、便秘、惊惕烦躁等症。
        2、分推法:
        用双手拇指罗纹面以穴位为中心向两侧作分向的推动,称为分推法,又称为“分法”。本法运用时,两手用力要均匀、柔和协调。一般分推20~30次。常用于额前、胸部、腹部、背部、腕掌部。
        功效:分理气血,调和阴阳。
        主治:发热、咳嗽、腹胀、便秘等症。
        3、合推法:
        合推法是与分推法相对而言,又称合法、和法。动作要求同分推法,只是推动方向相反。适用部位同分推法。
        功效:和阴阳,理气血。
        主治:发热、腹胀、便秘等症。在临床上合推法常与分推法配合使用,一分一合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4、旋推法:
        医生用拇指罗纹面轻附于治疗的穴位上,做顺时钟方向的环旋移动。旋推法仅依拇指在皮肤表面作旋转推动,一般不带动皮下组织。手法频率每分钟150~200次。主要用于“五经”穴。
        功效:健脾和胃,补肺益肾。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虚咳嗽等小儿虚证。
       


                                    
                                
                                    2
                                    
                                        运法
                                                                                
        运是运转的意思,在治疗部位做弧形或环形推动称为运法。亦有人称运推法。属推法的一种。也是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之一。
        医生以拇指罗纹面,或用中指罗纹面,附着于治疗穴位,做由此穴向彼穴的弧形推动。或在穴周作周而复始的环形推动。
        运法在操作时,一是宜轻不宜重,仅是皮肤表面摩擦,而不带动皮下组织。二是宜缓不宜急,每分钟频率约 80~100次。
        宜用于弧线状穴位或圆形穴位。
        功效:清热除烦,宽胸理气。
        主治:发热、胸闷、呕吐等症。
        运法与旋推法的异同:
        1、相同点:均在体表作环形推动都不带动皮下组织。
        2、异同点:
        运法:运动幅度较大 频率较慢,每分钟约80-100次。
        旋推法:运动幅度较小 频率较快,每分钟约160-200次。
       


                                    
                                
                                    3
                                    
                                        捏法
                                                                                
        以拇指和其他手指在治疗部位做对称性的挤压、捻动,称为捏法。
        若以捏法施于脊柱,就称为捏脊法。由于此法善治小儿“疳积”,收效神奇,所以又称为“捏积法”。下面介绍捏脊法的两种操作方法
        1、医生双手呈握拳状,以食指中节的背侧紧贴于患者脊柱两侧,拇指伸直前置,并对准食指中节桡侧掌面,而后将皮肤捏起,并轻轻挤压、捻动,双手交替,缓慢移动向前。
        2、医生双腕下垂拇指伸直,指面向前,与食、中两指指面相对;以拇指指端掌面分别紧贴于患者脊柱两侧,食、中两指与拇指相对用力将皮肤捏起,并轻轻挤压、捻动,双手交替,缓慢移动向前。
        捏脊(积)的操作一般均由龟尾穴开始,沿脊柱两侧而上止于大椎穴,一般连续操作5~6遍。结合病情,对需加强手法刺激的患儿,常用捏三提一法;即先捏脊一遍,从第二遍起,每向前捏三次,双手在同一平面同时用力向上提拉一次;或者对重要穴位如肾俞、脾俞、肺俞诸穴位处进行提拉。在提拉皮肤时,常听到较清脆的“嗒、嗒”声,这属于正常的筋膜剥离声。
        另外在捏法应用时以拇指指端掌面为力点,而不能单纯以拇指指端为力点,更不能将皮肤拧转。捏起肌肤过多,则动作呆滞不易向前推进,过少则易滑脱;用力过重易疼痛,过轻又不易得气。
        功效: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健脾和胃,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主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佝偻病、腹泻等病症。
        此法常用作小儿保健,增进食欲,强壮体质。
        捏脊法除小儿推拿应用以外,对成人的失眠、神经衰弱、慢性胃肠功能紊乱等虚弱患者也同样有治疗作用。
       


        1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